2017年1月4日至2017年1月12日期间,公司股价由7.85元暴涨至22.62元,前后仅有8个实际成交日,区间涨幅高达188.15%。
小米过高估计了自己生态链的价值,这是2014年小米上下陷入癫狂的后果。 但是没想到啊,这一笔大钱没有拿到,一年后想价格战打华为力不从心,同时OPPO、VIVO的重线下模式又崛起。
何况2014年小米全年在憋的大招小米Note,不上指纹识别,这么大的事情肯定不是别人能决定的。比如最近在小米高管中比较活跃的尚进,就是金山系的老人返巢。 小米直到今天,雷军仍然是事必躬亲冲在第一线的,MIUI里面一个icon不好看了,雷军看见了也要说的。
这篇文章很能反映目前小米不少员工心态的缩影。 春节前的极客公园GIF大会,雷军露面,讲了很多小米MIX的故事。
给人的感觉他虽然不能回到2014年,但是可以回到了小米创业之初,甚至回到那个在金山时的雷军。
如果没有意外的话,2017年Q1小米国内的市场份额,将会创下新低。换句话说,一直到手机业务退出历史舞台之前,HTC仍旧只是个手机组装工厂,与富士康等代工厂商最大的区别,估计也就是其所拥有的HTC品牌了。
因为在这些年里,HTC没有在手机供应链上的任何优势,没有专利,缺少技术及研发,也没有生产零部件的能力,想要跟诺基亚、微软一样单凭技术专利就能有相当大的收入是不可能的,想要转型成为手机零部件生产供应商也是不可行。但是要在手机这个领域继续生存已经不现实了,不如将全部资源都投到接下来即将爆发的VR行业,起码竞争还没进入红海。
后期的HTC,处处都要受制于人,更遗憾的是HTC长期安于现状,在后面5年的时间里,哪怕能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,也不会这么快就败家。企业在面对激烈变化的环境以及严峻挑战竞争之时,为谋求生存与发展,往往不得不做一个总体性、长远性的打算。
&rdq
在配合实际操作过程中,配合程度就取决于转让方,如果转让方是公司大股东,创始人,为了促成交易的目的,肯定是100%的配合,假如你是一个机构投资人的话,公司的想法是我可以配合,但是尽量越简单越好。 第二是所有问题先找本质和核心,这个之前说过很多遍,比如:金融的核心是风控,金融的本质就是“永远用你的钱,为比你更有钱的人服务!” 再举个例子,电动汽车是一个词组,从语法上分析,汽车是核心词,电动是形容词或限定词。要不然,直接学习个创业900句,大家都能创业成功了,还会出现创业九死一生,90%都将倒下的现实吗? 而且,很多理论、经验、知识都是有其时代背景的,比如:咱们一说房价就捯饬日本和美国,但是当年的日本、美国和现在的中国的情况能一样吗?再比如坤鹏论曾在《传统与马云假货之争的反思考无山寨假货该如何崛起?》之前说的假货问题,你非拿现在中国情况